茶园风光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峨眉山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了茶叶的绝佳生长之地。近年来,峨眉山市坚持走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立足“生态”优势,打响“峨眉山茶”品牌,以“产业+”模式,崔生“绿茶之都”强势崛起。

茶园摘茶体验 林立摄

    提档升级 倾力打造“绿茶之都”

    金色的檐脊、红色的柱子、雕花门楣……经过精心改造升级后的大西南茶叶市场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干叶市场、鲜叶市场……交易大棚下的功能区配套完善,往来交易的茶农、茶商纷纷“点赞”。

    “我们投入了1000多万,仅用40余天时间,基本完成大西南茶叶市场的风貌改造、管网入地、交易大棚建设、绿化亮化、地面黑化等改造项目。”负责项目改造的住建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和以前的市场相比,现在有档次多了嘛!”从沐川前来进行茶叶交易的李先生感叹道。

春季茶芽

    “改造完成了,我们将通过城管、村建和茶叶协会,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确保更加规范。”谈及市场硬件提升之后的市场秩序管理,双福镇工作人员信心满满。

精挑细选

    “以发展现代茶产业,提质、增效为目标,未来将在大西南茶叶市场以东规划建设以茶文化为核心主题,占地490亩的‘峨眉山茶城’。”据峨眉山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规划建设中的茶城将实现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届时,一个集茶叶交易及其配套服务的茶文化主题公园,同时,也是集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茶文化论坛、茶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绿茶之都”将完美呈现在大家面前。

体验采茶

    产业扶贫 潜心构筑“小康梦”

    每日清早,大西南茶叶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新鲜的茶叶摆放在交易区内,散发出阵阵清香。来自江苏、浙江、安徽、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等地的茶商们,忙着将一袋袋茶叶装箱打包,运往全国各地。

    “今年春茶品质好,加工工艺和质量比往年有所提升。”来自浙江的茶商李先生忙得不亦乐乎。

现代化茶叶加工

雪中新芽

    据了解,大西南茶叶市场每年开市的2月初正值茶叶交易盛期,每天茶叶鲜叶交易量多达1万公斤、干茶交易量多达7.5万公斤,日交易额达6000余万元;年茶叶鲜叶交易量近100万公斤、干茶交易量多达4500万公斤以上,年交易额达80亿元,已成为全国闻名的、西南地区最大茶叶交易市场。

    打造峨眉山茶品牌,给当地百姓带来实惠。当地政府将茶叶产业作为农业增收、农民脱贫的主要抓手,通过茶叶市场提升改造、扶持中低产茶园改造、新值茶园、支持茶叶加工等措施,将茶叶产业发展成为全镇经济主导产业。

    据了解,目前峨眉山市双福镇茶叶种植面积在15000亩左右,共有茶农近5000户。茶叶产业在该镇已形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商业模式。由于大西南茶叶市场管理规范,秩序良好,价格透明,不仅沐川、马边、夹江等周边区县的茶农云集于此,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纷至沓来。以大西南茶叶市场为集散地,峨眉山市带动普兴、川主、新平等地茶叶产业的迅猛发展,以产业助百姓增收,让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廖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