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军两年期的4万元存款“被保险”后,经过据理力争,邮政储蓄银行退回了他的本金,并收回了他的存折。因为利息没返还,银行给他开出了一纸收回存折的收条。贺文兵 摄
本报讯(记者 贺文兵)宁乡县灰汤镇泉江村的陈建军2011年2月将4万元存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县灰汤镇支行,两年后到期去取款时,却被工作人员告知4万元是买的6年期的保险,这不是一个幽默的笑话,而是发生在宁乡灰汤的真实“故事”。日前,陈建军打进本报热线96333投诉说:“存款变保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乡县灰汤镇支行这一‘玩笑’开得太离谱。”
定期存款 两年期变成了六年期的保险
今年42岁的陈建军家住灰汤镇泉江村,10多年来,他和妻子一直在广东河源等地打工。2011年2月,夫妇俩回家过年,将打工挣来的4万元存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县灰汤镇支行,两年期定存。
今年2月1日,陈建军76岁的父亲突发脑梗塞,被送进医院治疗。2月4日,陈建军夫妇从河源赶回灰汤。为了筹钱给父亲治病,陈建军拿出两年前的存折准备做活期取出,但一看是2月6日到期,为了不损失利息,只好等到6日去取款。
6日上午,当陈建军将存折递进邮政储蓄银行灰汤镇支行窗口取款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他傻了眼。“你的4万元是买的6年期的保险,还没到期,取不出!”“我明明是办理的两年期的定期存款业务,什么时候变保险了?”接下来,双方为此吵了起来,而此时,银行陆陆续续来了10多个村民,他们都是因“存款被保险”来讨要说法的。
据理力争 银行和保险公司“垫款”付钱
眼看着事情闹大会影响银行形象,一名自称是从宁乡县邮政局驻点灰汤处理“存款变保险”纠纷的唐姓主任将陈建军等人分别安置在数间办公室里“做工作”。
陈建军经过5个多小时的据理力争,唐姓主任答应让陈建军取回存款,但银行要扣除2000元“违约金”,只能取回3.8万元,同时,2500元的定期利息不予支付。
看着自己的4万元血汗钱在银行存了两年,不但拿不到利息,还莫名其妙“亏”了2000元,加上利息总共损失4500元,加之自己并没有买保险,当时银行工作人员更没跟自己提过4万元是买的6年期的人寿保险,责任完全在银行,陈建军当然不干。
考虑到陈建军确实是因为父亲治病需要钱,唐姓主任最后拍板,让陈建军取回4万元存款,2500元利息在正月初八打到陈建军的存折上。接下来,银行叫来了保险公司的人,经过商量后,4万元由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垫付”。
当天下午,陈建军拿回了4万元存款,但银行必须收回他的存折。因考虑到2500元利息没到手,陈建军答应收回存折可以,但银行必须给自己出具证明。
于是,银行给陈建军开出了一纸收回存折的收条。而在灰汤紫龙湾打工的胡先生的一笔一万元两年期定期存款也“被保险”,同样是在2月到期去取款时才知道自己的存款变成了保险取不出来,在他的据理力争下,银行考虑到他在外打工要回家过年,最终将一万元存款返给了他,并给了他100元利息了事。
“唐主任答应在正月初八返还利息,后又推到正月十五,昨天我打电话询问时,他又说过几天再说。”昨日,已返回广东河源打工的陈建军再次打进本报热线说。
预约采访
唐主任说要去南岳山拜菩萨
接到投诉后,记者致电唐姓主任预约采访“存款变保险”一事。唐姓主任在电话里回复记者说,单位要正月初八才上班,并同意正月初八接受记者采访。正月初七,唐姓主任致电记者说:“正月初八单位领导都要去南岳山拜菩萨,求银行平安。”并说正月初九联系记者。但至昨日记者发稿时止,唐姓主任再没有与记者联系。
日前,记者赶到灰汤镇采访。银行旁的一店铺店主告诉记者说,每到年底都会有不少人来银行吵架,他们大都是在外地打工,过年时回家将钱存入该银行的村民,到期后来取款时才发现“存款变成保险”取不出来。
一位在灰汤电力疗养院上班的陈女士吿诉记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乡县灰汤镇支行开这种“存款变保险”的“玩笑”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自己的不少同事都“被保险”过,3年前,自己的母亲同样在该银行“被保险”,遇到这种麻纱事,老实巴交的农民大都只好自认倒霉。
那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乡县灰汤镇支行“存款变保险”的背后,究竟藏着哪些不为外人所知的“幽默”?对此,本报将继续追踪跟进,直至揭开“被保险”的谜底,还原真相。读者朋友,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也遭遇过“存款变保险”的“幽默”,请拨打本报热线96333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