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能放过他”
——河南省鹿邑县一位13岁少年的维权故事
日前,在河南省鹿邑县观堂镇薛军家,他向记者讲起了他13岁的儿子薛伟华的一个维权故事。
2月7日一大早,薛军父子俩驾驶三轮摩托去县城置办年货。虽然天空中零散地飘着雪花,却阻挡不住置办年货的喜悦。父子俩跑东街串西街、去商场进超市忙活了大半天,年货基本备齐,就差十几斤猪肉了。
于是,父子俩又一起来到了位于县城南关的农贸市场,在鳞次栉比的猪肉摊前徘徊挑拣,最终在一家何氏肉铺上买下了一块9.5公斤重的肋条肉。当薛伟华拎着肉块往回走的时候,正巧碰到本村卖枣的大叔。薛伟华正拎得胳膊酸疼,就把肉块放到了卖枣大叔的电子秤上歇歇手。这时,电子秤上显示8.5kg的字样。正读初二的薛伟华当然知道“8.5kg”代表什么。他想,这个数字只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卖枣大叔的秤不准,要么是何记肉铺的老板少给了1公斤肉。在确认卖枣大叔的电子秤没有问题后,薛伟华拎着肉块要找何老板理论,这时父亲却制止了他:“算了,算了,大过年的,为两斤肉闹得不愉快,不值得。”
“这绝对不是少两斤肉的事,他是把咱农村人当傻瓜坑了。咱要是不管,不知还有多少人被坑害。爸,咱们不能放过他。”小小年纪,说话倒是一本正经。薛伟华一边说,一边拎着肉块走向何氏肉铺。
没想到,何老板却“先发制人”,拒绝复称,不仅不承认缺斤短两,而且还说他们两个“乡巴佬”故意捣乱,坏他名声,耽误他做生意,摆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要对父子俩动手。看到这架势,做父亲的怕了,做儿子的好像也怕了。他把父亲拉向一边,交代了几句,拦下一辆出租车走了。
大约过了20分钟,薛伟华又回来了,而且身后还跟了两个穿制服的人。这两个穿制服的人在薛伟华的带领下,径直走向何氏肉铺,亮证、校秤、复称,既熟练又认真。何氏肉铺老板再也不敢大声说话了。最后,何氏肉铺老板先向父子俩道歉,然后退回多收的肉钱。那台电子秤作为故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证据被暂时扣押。何老板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处罚。
说到这儿,大家都明白了,那两个穿制服的人就是河南鹿邑质监局执法人员。他们接到薛伟华的投诉,立即前往为父子俩维权。
当问到为什么会想到向质监局投诉时,薛伟华说,鹿邑质监局的人去过他们学校,为他和好多同学检查过眼镜,还发了小册子。小册子上介绍了好多计量知识,还有计量维权的方式、方法,也有鹿邑质监局的地址和投诉电话等。“没想到,这个小册子还真给我帮了忙。今后再有这样的事,还找质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