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许多出外踏青的市民晚上回家后才了解到,自己是选择了上海近四年来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出门的。5月2日上海成为全国空气污染最重的城市,当晚即有不少市民前往医院呼吸科就诊。
事先无预警 市民及游客措手不及
·5月2日,新浪微博上海沙尘相关话题讨论3191条,上海本地热门社区宽带山相关讨论逾千条。
·网民纷纷抱怨事先无预警,导致出门踏青吃灰。宽带山网民“花开两朵”称:“新闻里还在不停的说,温度适宜,适合外出踏青,害得我昨天在家开窗通风,洗了一阳台的衣服。”另一宽带山网民“京V02009”也抱怨称:“我坚决不满!!!!!上海环境监测中心应当第一时间提示市政府发布气象异常提醒,警告市民不应当出门。电视应当滚动,手机应当发布短消息。可是呢,今天上海动物园人山人海,很多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宝宝,全部暴露在吸入性悬浮颗粒中!”
·官方称官网有公告,网民质问“谁每天没事上官网看”。对于官方的回应,网民均表示不满,从网络反馈来看,未发现有网民反映从官网上看到信息而改变出行计划。网民表示对于此类灾害性天气应通过各种与市民密切接触的媒体渠道发布提示,如大众媒体、手机短信等。
网民评论:
——信息发布没有被目标受众接受到,跟没发有什么区别,一点诚意都没有!
——现在的职能部门根本不管事,媒体曝光了就介入,平时都是歌舞升平,悠哉悠哉
——对于重度污染 有没有预案 有没有法定或者规定?如果有 应该怎么通知民众 通过什么途径通知?如果没有 应该怎么制定以后的预警预案 怎么有效的通知民众?追究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污染预警该如何发布?
尽快补上污染预警“责任心” 东方早报
——“照理讲,上海完全有条件做好本次污染预警。市环保部门下辖有专业环监机构,队伍整齐,设备在国内数一数二;发布预警信息的平台是现成的,如大众媒体、手机等;更有以往发布气象预警、环境信息的操作经验可资借鉴。如果环监机构讲点责任心,完全应当且在技术上也完全能做到的是,若能借助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的短信平台及公交移动电视平台,滚动式每天数次向市民和外来客群发沙尘污染短信预报,就不必在事后为了平息民众不满而煞费苦心做文字解释“游戏”。”
空气污染预警发布理应更加贴近民生 新民网
——“上海要保证更有效的空气污染防范能力,就需要在环境监测部门和大众传媒、移动网络、公共场所提示牌这些城市信息媒介间建立更密切的信息发布联动机制,让更多市民可以通过大众传媒、手机短信、道路、地铁电子信息牌,公园广播等渠道获悉污染情报,及时作出防范决策。在沙尘防范上,上海环保部门有何具体规划,公众也应有足够的知情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强化环保部门、规划部门、人大等机构与普通市民的常态互动机制,让市民成为推动法规完善、规划完备的有生力量。”
市民盼尽心尽责做好气象环保预警这一基本服务
·气象、环保等方面的预警系普遍公共服务中最需政府尽责尽心做好的“基本服务项”。若预警服务能做到位,市民和游客则可适当改变和调整假日出行安排,非要外出不可的,也可提前做好抵御沙尘污染的防护措施。气象预报失灵会给市民带来非常大的不便,甚至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上海世博会期间对城市空气质量的严防死守,使去年上海的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同期最低水平。但世博期间的跨部门联动机制不应随着世博会结束而就此消亡,而应在总结世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其尽快推广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让上海天更蓝,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