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瞭望 >> 舆情调查 – 正文

南京梧桐树缘何引发舆情危机

    发布时间:2011-03-18     来源:网情网

 

        本站导读:南京为修地铁移植梧桐树引起市民不满,南京市民陆续走上街头,给行道树系上绿丝带,并在微博上发起保护南京梧桐的活动。

  南京为修地铁移植梧桐树引起市民不满,南京市民陆续走上街头,给行道树系上绿丝带,并在微博上发起保护南京梧桐的活动。
 

 

 


  微博 一石激起千层浪

 

 

  · 3月9日,网民在新浪微博发起“系上绿丝带,拯救南京梧桐树”的活动,民间护绿激情初现端倪。

 

  · 3月13日,有网民在转发该活动时@了包括黄健翔、孟非、陆川、仇子明在内的多位南京名人,而后者的积极参与转发及呼吁迅速将舆情推向高潮。“关注南京梧桐树”成为新浪微博热门话题。

 

  · 3月15日,台湾国民党“立委”邱毅在新浪微博中对南京梧桐发表意见,称“光秃秃的树枝不仅被砍去了繁密的树干,还砍掉了南京市民这些年的感情”。其引发了台湾对于此事的关注。
 
  公众关注城市人文环境
 
  · 对于南京梧桐树被砍,85%的网民表示反对,9%的网民支持政府决定,6%保持中立。

 

  · 在网民负面反馈意见中,超过半数的网民表示法桐是南京的城市名片,而近年来的城市建设使得南京的法桐越来越少,反对以牺牲人文环境为代价来造就城市的经济发展。

 


 

 

  媒体观点

 

  尊重百姓的价值观 努力平衡各方感受

 

  尊重不仅仅表现为在形式上听听百姓的意见,更要思考百姓所青睐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这点尤其重要,从厦门PX事件到南京“护绿”,我们都很容易看到,有关部门信奉的价值观和百姓所青睐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相距甚远。比如从南京“护绿”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姓将绿色的环境、保护城市的遗产放在了更高的位置,而有关部门则将建设大项目放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两种价值观出现冲突的时候,该怎么办?笔者以为,应该尊重百姓的价值观,努力做到平衡各方感受。
 
  官方回应 公众感觉不解渴
 
  · 据媒体报道,3月14日凌晨南京市政府在中国江苏网上作出解释,表示将会移植并竭力保护占用地铁基坑范围的行道树,该回应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情态势的持续恶化,但回应内容依然受到了公众的挑战。 

 

 

  政府公共决策如何沟通民意?
 
  · 南京人的不满不在于政府这样作的对错,而在于政府在公共决策时,对民意的漠视。即使政府要做的事,有再大的必要性,甚至远高于历史文化价值,远高于市民感情,那也起码得有一个和民众的沟通过程吧?要让民众参与甚至去决定吧。说白了,老百姓不是不让政府动树,动墙,动路,而是在乎政府怎样一个动法。城市要建设,但必须尊重民众,尊重历史,还有,要尊重纳税人的钱。
 

标签:舆情

网友回应

您的回应:
昵称:       (游客请填写)
验证码: